160.第160章 李斯(1 / 1)

“李斯是非常有能耐的人,假如不是后来做错了选择,他理当是千古名相的第一人,毕竟后来者哪怕如萧何、武侯、房谋杜断等人就算同样能耐,但是李斯辈分高啊,没有办法分个高低,自然只能按顺序来排位吧。

可是偏偏他晚年邪门了一般,和赵高一起推胡亥上位,以至于葬送大秦。

你说他是名相吧,他的过错是如此的明显;你说他不是吧,他的功绩也是摆着的,最后把自己弄得左也不是右也不是,生前身后名皆了了。”

李斯就很后悔,自己折腾一着,什么也没有得到,反而倾家荡产。

“话说回前头,李斯在荀子那里学有所成后去了秦国,想要大展身手,他先是投靠了吕不韦。

但是投靠吕不韦只是李斯的一个过度而已,他看得出来眼下哪怕吕不韦权倾朝野,可是秦国是赢姓赵氏的天下,朝野不乏忠于秦王的官员,宗室更不是没有力量。

秦国的天不会变,而吕不韦却显而易见的会老去,新王虽是稚虎,却在一天天的长成。

于是他把吕不韦当成跳板,当上了官,有了接近秦王的可能。

公元前237年,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时间门点,往前一年,也就是公元前238年,秦王嬴政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,并且打败了叛乱的嫪毐。

此时的秦王政已经不是任人摆布的小儿,他虽然才成年,但是在公元前239年就干掉了叛乱的王弟,早有了自己的权势。

看似一亲政就夺回自己的权利,但实际上是这些年他一直在积蓄力量,如此才能在成年举行冠礼后就摧枯拉朽的夺回一切,仿佛一切都很顺利。

但如果真的这么顺利,就不会是一年一乱了,公元前239年的长安君成蟜叛乱,公元前238年的太后宠信嫪毐叛乱,公元前237年的又驱除权倾朝野的丞相吕不韦一年一个的处理,有条不紊,始终把握住局面,但也不能掩饰这其中的危机。”

“人们常说嬴政是独孤的王,赵姬是他的母亲,却为了别的男人和异母弟弟背叛他;

吕不韦本是他父亲留下辅佐他的亲信,却想要架空他;

成蟜,他唯一的弟弟,本该是来自宗室的支持,也选择叛乱,想要自己当王。

他身为秦王天然的优势给他带来了的助力,但是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却一个比一个还要狠心的向他捅刀。

他的道路是孤独,但是无所谓,他一直都走在正确的路上,坚定不移的向前,那些抛弃他的人也被他所抛弃。

他们背弃他,但即便他们不帮助他,也无所谓,他还是一点点的把属于自己的一切夺回来。”

“亲政之后,他广纳四方,启用各种人才,其中就有李斯。

李斯给秦王几次献策,秦王听取李斯离间门各国君臣之计,对于六国,李斯还提出了“先灭韩,以恐他国”的吞并顺序。

于是他得到了秦王的赏识,因而被提拔为长史。

李斯劝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国收买、贿赂,离间门六国的君臣,果然也收到了效果,他又被封为客卿。”

“李斯在秦国的官途走得很顺利,可是人嘛,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天降人祸了,李斯顺风顺水的官路上也突然碰见了危机。”

“是这样的,当秦王下决心统一六国的时候,韩国因为怕被秦国灭掉,于是派水工郑国到秦鼓动修建水渠。

韩国的目的是想削弱秦国的人力和物力,牵制秦的东进。

当然,这时候也谁不知道郑国渠直接青史留名,成为后世宝贵的财富。

所以后来郑国修渠的目的暴露,又发现东方各国也纷纷派间门谍来到秦国做宾客。

群臣就对外来的客卿意见很大,当然可能也是不想多了一堆人来抢肉吃,毕竟官位就那么多对吧。

总之他们就对秦王说“各国来秦国的人,大抵是为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来秦国做破坏工作的,请大王下令驱逐一切来客。”

于是秦王下了逐客令,李斯也在被逐之列。

也正是因此,才又显出来了李斯的才智过人。

李斯在秦国的形势眼看大好,怎么会想前功尽弃呢,于是他写下一封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。

要知道李斯写文章的水平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好,不但写的好,还总能写进嬴政陛下的心里。

哪怕李斯不是丞相,大概也能靠这手文章在青史留下姓名。

这样的水准,自然是非常高的。”

秦始皇微微颔首,李斯那一手文章奏折确实不错。

李斯也颇为自得,他这一手好文章,向来为陛下所青睐,没想到连后世也赞赏有加呢嘿嘿,人果然得有点特长。请牢记收藏,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887805068</p>

最新小说: [崩铁]第一游戏制作人 生死界碑 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 粉丝每天都在催我发新歌 病弱虫母成了星际万人迷 康熙家的外室不好当 你不是第一个想做我男朋友的 [娱乐圈]手可摘月亮 咸鱼美人破产后和顶流闪婚了 上流夫人她越狱了吗[天灾+怪谈]